①关于视功能的符号表达的意义:
AC/A 表达的是每一个单位的调节(1D)能引起多少棱镜度(Δ)的调节性会聚。
NRA 负相对性调节,双眼屈光全矫正后在40cm处看视标加正镜到模糊,它反映的是双眼调节能够放松的能力。
PRA 正相对性调节,双眼屈光全矫正后在40cm处看视标加负镜到模糊,它反映的是双眼视时能调动的调节能力。
NFV 负融像性聚散,测量的是在保持双眼融像的基础上,双眼能相互向外运动的最大范围,是双眼负向(散开)融像的能力。
测量时在双眼前放置BI棱镜并逐渐增加,当负融像性聚散用尽后就需要放松调节,通过增加调节性散开(调节减少、会聚减少、散开增加)来代偿,此时因为放松了调节,会出现模糊点;而当调节放松到最大、调节性散开用尽后就无法维持融像而出现破裂点。(只有在近距离检查时才可能调用调节性散开;在远距离调节已经处于放松状态,所以不再会产生调节性散开,只有破裂点)。
PFV 正融像性聚散,测量的是在保持双眼融像的基础上,双眼能相互向内运动的最大范围,是双眼正向(会聚)融像的能力。测量时在双眼前放置BO棱镜并逐渐增加,当融像性聚散用尽后就需要调用调节性会聚来代偿,此时因为使用了调节,会出现模糊点;而当调节性会聚也用尽后就无法维持融像而出现破裂点。
BAF 双眼调节灵敏度,是反映人双眼调节变化快慢的能力,眼睛来回注视两个距离上的物体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变差。用双面镜测量,观察1分钟内患者双眼保持视标清晰的前提下能翻转多少周期。
MAF 单眼调节灵敏度,是反映人单眼调节变化快慢的能力,眼睛来回注视两个距离上的物体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变差。用双面镜来测量,观察1分钟内患者单眼保持视标清晰的前提下能翻转多少周期。
集合近点,反映的是双眼能维持融像的集合极限,是双眼能保持集合的最近的点。
BCC 调节反应,是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调节量,以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或低于调节刺激来说明个体对同一调节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的准确性,并以“调节超前”和“调节滞后”来表达。临床上可用融合性交叉圆柱镜来测量.
FVF 聚散灵敏度一般在近距检查,测量患者双眼保持融像的前提下,对会聚和散开刺激产生聚散的变化速度的能力。
双眼视功能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调节和集合的联动关系,所以其实这些检查结果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印证、互相影响的。因而我们分析数据时也是要综合这些检查结果来看的,不能孤立地看某个检查结果。举几个例子做如下说明。
②NRA、AC/A、PFV的关系
NRA:+1.50D 表示在双眼注视的情况下调节能放松1.50D。
AC/A:6/1 每放松1D调节时,聚散会减少(散开)6Δ。
该患者在双眼注视的情况下,只能放松1.50D,此时会引起的散开量是1.5X6=9Δ;
要维持双眼视,此时需要动用正融像性聚散来代偿因为调节放松造成的散开;
所以,该患者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模糊点至少要大于9Δ,否则就会因为失代偿不能维持双眼视而导致复像;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是8/10/6(模糊点是8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如果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③BAF、AC/A、PFV的关系
AC/A:5/1——每放松1D调节时,聚散会减少(散开)5Δ。
用±2.00D的双面镜给患者做双眼调节灵活度BAF(Binocu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的检查,当患者眼前是+2.00D的镜片时,调节放松。按AC/A:5/1计算,调节放松带来的散开量是2*5=10Δ。
在做双眼调节灵活度BAF过程中的隐斜变化:如果该患者原来的近距隐斜是4Δexo,在测量过程中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0=14exo;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0=6eso。
所以,患者的正融像性聚散PFV的BO侧测量的模糊点至少要大于10Δ,才可能通过±2.00D双面镜中的正镜测试。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是8/10/6(模糊点是8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如果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④NPC与PFV的关系
正融像性聚散PFV如果太低,会影响NPC,集合近点会变远。
⑤调节反应(BCC)与PFV的关系
调节反应是在双眼同时打开的情况下测量的,所以也受调节和集合的共同影响。比如:
BCC发现调节超前,这可能是患者有较大外隐斜,而正融像性聚散PFV比较少,难以维持融像,就需要增加调节调用调节性聚散来代偿,所以常常会造成过度调节的表现。
⑥ PRA、AC/A、NFV的关系
NRA:-2.00D ——在双眼注视的情况下调节能增加2.00D
AC/A:8/1——每增加1D调节时,聚散会增加(会聚)8Δ
该患者在双眼注视的情况下,调节能增加2.00D,此时会引起的会聚量是2X8=16Δ;
要维持双眼视,此时需要动用负融像性聚散来代偿因为调节增加造成的会聚;
所以,该患者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模糊点至少要大于16Δ,否则就会因为失代偿不能维持双眼视而导致复像;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是12/18/12(模糊点是12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如果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⑦BAF、AC/A、PFV的关系
AC/A:6/1——每增加1D调节时,聚散会增加(会聚)6Δ。
用±2.00D的双面镜给患者做双眼调节灵活度BAF(Binocu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的检查,当患者眼前是-2.00D的镜片时,调节增加。按AC/A:6/1计算,调节增加带来的会聚量是2*6=12Δ。
在做双眼调节灵活度BAF过程中的隐斜变化:如果该患者原来的近距隐斜是4Δexo,在测量过程中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2=16exo;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2=8eso。
所以,患者的负融像性聚散NFV的BI侧测量的模糊点至少要大于12Δ,才可能通过±2.00D双面镜的负镜测试。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是10/14/11(模糊点是10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如果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如果患者有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而且确认检查无误的话,需要做视觉训练的话,目标就是扩大负融像性聚散NFV,使得BI侧的模糊点大于12Δ。
⑧调节反应(BCC)与NFV的关系
调节反应是在双眼同时打开的情况下测量的,所以也受调节和集合的共同影响。比如
BCC发现调节滞后,这可能是患者有较大内隐斜,而负融像性聚散NFV比较少,难以维持融像,就需要放松调节调用调节性散开来代偿,所以常常会造成调节不足的表现;
BCC发现调节超前,这可能是患者有较大外隐斜,而正融像性聚散PFV比较少,难以维持融像,就需要增加调节调用调节性会聚来代偿,所以常常会造成调节过度的表现。
⑨小结
按AC/A计算在双眼视相关检查中调节变化(如NRA、PRA、BAF)时带来的聚散变化:会聚增加时需要负融像性聚散NFV代偿;散开增加时需要正融像性聚散PFV代偿。
当相应的融像性聚散不足时可能会出现融像困难.
当发现调节异常(调节超前/过度;调节滞后/不足)时,结合隐斜检查和融像性聚散的结果一起判断,可以进一步分析病因;
注意,上述例子中的融像性聚散检查是在双眼视的条件下测量的,已经包含了隐斜的结果,所以我们说“PFV至少要超过9Δ时”不用再考虑隐斜;
铭飞眼镜行业管理系统
适用于眼镜单体店、连锁店、加盟店及各种眼镜超市等
基础管理、会员管理、视觉训练、营销管理、短信管理、进销存管理等等
更多功能请下载试用版测试
关注微信号获取更多信息
|